通訊投票、移轉投票,各國如何投票? 《換日線》報導,全世界據統計有115個國家、屬地可以不在籍投票,各國施行方式都不太一樣,有些在大使、領事館設置的投票所投票,或是也能以郵寄選票的方式投票。
都是按照實際需求量去配發到地方,不會有「分配大小眼」的問題。本島的縣市中,最高的則是台北市(15.7%),緊接在後的是嘉義市(15.4%)。
【關鍵真彭派】台灣買不到疫苗是誰在擋?真相是政府花在買疫苗的錢太少 每日施打人次變化:高死亡數和Delta病毒非重點,施打後猝死消息影響大 台灣今年5月疫情升溫後,疫苗被重視的程度大幅提升,不過初期因為疫苗到貨數量並不多,且僅開放給第一類的醫事人員和第二類的防疫人員,尤其是專責病房、專責醫院的前線醫護和防疫旅館、集中檢疫所等防疫人員施打,因此每日施打量不高。文:李秉芳|圖:If Lin 疫情延燒,台灣從5月宣布三級警戒以來,疫苗就是最熱門的話題,截至7月7日,台灣整體疫苗覆蓋率已經超過11%,有將近300萬人次接種過至少1劑疫苗。目前採購的疫苗當中,除了國產的高端和聯亞都還在研發試驗、以及取得EUA階段外,其餘來自AZ藥廠的有2批共73.7萬,莫德納藥廠的有3批共80萬,和國際平台COVAX購買的疫苗有到貨2批約60萬,總共203.7萬,採購疫苗的到貨率截至7月7日,僅有約6.7%。許多公衛專家、醫師也紛紛加強宣導疫苗相關知識盼能解除民眾恐懼,但仍難以挽回施打量,即使在6月26日,屏東出現傳染力比英國變種病毒更強的Delta印度變種病毒株也一樣。但也因為陸續在施打後出現不良反應,以及疑似嚴重不良反應的個案,媒體大幅報導接種後猝死的案例,導致在6月15日AZ配發施打後,施打量並未一路提升,反而走下坡。
另外立陶宛也承諾將在9月捐贈給台灣2萬劑AZ疫苗。由此可看出,台灣在國際採購上並未像日本、加拿大等國那樣取得先機,到貨足量疫苗,不過透過外交取得盟邦捐助的疫苗,也讓台灣對疫苗不足的壓力能暫時緩解,爭取更多時間規劃安排疫苗大規模的預約、施打,並對民眾宣導疫苗相關的衛生教育。」每次接受採訪,盧律銘總是再三強調這一點。
等待的日子並非一帆風順,他曾主動出擊寄出履歷和作品給眾家電影導演們。不似海內外配樂大師,一聽就知道是誰的作品,盧律銘試圖將音樂的辨識度降到最低,「現實生活中不存在音樂,音樂是創造出來的,不好好使用,在影像中就是干擾。在這之間,盧律銘持續玩樂團、創作音樂,一面投入主導電音樂團「棋盤上的空格」,並以實驗電子樂風拿下三座金音獎,也同時擔任後搖滾(Post-Rock)團「聲子蟲」的吉他手。他曾參與多部廣告配樂製作,更跨足劇場圈,為知名導演周東彥的科技藝術作品《光年紀事:臺北—哥本哈根》等創作配樂。
備受矚目的《返校》是盧律銘與徐漢強導演的初次合作,也是他第一次遇上音樂底子極好的導演,細到旋律的某個音要換哪個音都能清楚溝通。而會下定決心走音樂路,則是在偶然聽到Radiohead主唱Thom Yorke個人創作專輯《The Eraser》之後,「那時的我聽完後覺得,我好像也能做。
因為上片時間差異,《接線員》成為他在大銀幕上的首部作品。盧律銘為電影《小美》配樂時,和音效大師杜篤之(左)、監製鍾孟宏(右)合影。」過往的他既不清楚電影配樂的流程,也從未將心思放在課業或成績上,卻因著對音樂與電影的愛,以及投身此業的決心,而一反過往對學業漫不經心的態度,認真上圖書館找資料、讀書、做研究,看了大量的作品,並努力惡補基本作曲理論,逼著自己跟上同學的腳步。涉獵面向廣,彼此間自然也有相互援引挪用的地方,但盧律銘苦笑說,這意味著他當時的案源與接案生活一點也不穩定。
大學畢業後,因為父母的堅持,盧律銘開始準備出國讀研究所,拚著要拿張文憑,好順理成章地投身音樂。從《返校》、《陽光普照》、《無聲》到《消失的情人節》、《腿》、《緝魂》,他在音樂創作上的多產與多變,讓影迷開始習慣用耳朵記住電影的經典片段。等待 是蓄積起跑的爆發力 回到台灣後,盧律銘等了整整七年,才終於做到第一支電影長片的配樂。2017年,盧律銘才等來了機會,一口氣完成了鍾孟宏監製、黃榮昇導演的電影《小美》,以及姊姊盧謹明導演的《接線員》等兩部電影配樂。
對於曾兩度合作的柯貞年導演來說,盧律銘更是令人安心的存在,她知道他必然會將每一支電影配樂視為作品而非商品,這點讓她格外安心。因此,盧律銘為《接線員》安排了略微疏離但濃郁的樂音,一路將主角的心理情緒堆至最高點。
真愛 不用逼也甘願 1982年出生於屏東,盧律銘自小學習鋼琴與小提琴,然而個性使然,他注定在習慣威逼苦練的台派訓練中敗下陣來,逼迫式的練習抹滅了幼時的熱情,但並未踩熄他對音樂的熱愛,大學加入熱音社開始自由地玩團、創作、Cover流行歌曲之後,盧律銘終於真正感受到音樂帶來的自由與美妙。也曾在前輩林強介紹的電影配樂案子裡慘遭滑鐵盧。
兩年後的《無聲》,他索性抽掉煽動情緒的音樂鋪陳,以幾近安靜、靜到可以聽見存在於場景裡的刮擦與細微聲響的方式,讓真實的緊繃和不安溢出畫面。改變 從自己開始 盧律銘一直記得,英國Kingston大學影視配樂研究所畢業那天,系主任對所有人說:「今天你們離開這個地方,會很殘酷的發現,音樂並不能改變世界。隔年,《小美》在柏林影展Panorama單元首映,並入圍了第54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。「有時候導演給的範例,未必是他真正想要的架構跟內容。」由於彼此對音樂的專業不在同一個位置上,做配樂必須與導演有大量的溝通,才能準確地跟著角色、配合畫面、符合剪接,讓彼此間找到連結點,並相互啟發。」盧律銘憶起那個決定性的瞬間,生平第一次,在沒有人逼迫的狀態下,他打心底油然升起想嘗試看看的念頭,「當你沒有了束縛跟制約,卻還是想做這件事,那就是真正的喜歡吧。
完整一部電影較表現自我更為重要 「電影是一個整體,音樂沒有融入是很奇怪的。Photo Credit: 盧律銘提供 盧律銘與《返校》導演徐漢強的合作,是少見的好默契。
最後,他以獨樹一幟的實驗電子音樂完成論文,更從中找到自己的創作定位。從小愛看電影的他,本來就很關注配樂這個環節,在選擇專業時,自然以電影配樂為目標,順利申請到英國Kingston大學影視配樂研究所(Composing for Film and TV),開始人生新一階段的旅程。
「有些導演希望音樂作為主導情緒的武器,但我很排斥這件事。」在他的心目中,音樂不是功能,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。
「那是我這輩子最認真的一段時間用戰略物資做公關,我請客來你買單,套用柯文哲自己的說法,又該要算怎麼樣的罪名呢? 註解 扣除青年戶 以一房型計算。大同區明倫公宅相差34倍 [2]。而之所以如此低是因為台北市政府在這個籤筒只放了25間房,但是共有2718位北漂申請者來抽。
當年經過報導以及市府各局處敲鑼打鼓,座落西松公園對面的市政亮點已然成形,多少租屋族莫不趨之若鶩,求神拜佛只求一住。想請教在座的各位,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有聽過市府的加籤抽公宅大法嗎? Photo Credit: 中央社 歷年來柯文哲使用的敦親睦鄰戶的身分以及加籤制度,好比胡瓜的節目《綜藝大集合》在廟埕前面「送幸福」一樣大方放送,卻忘了告訴你台北市松山區「健康公宅」拿中央政府內政部營建署補助16.88億,以及台北市南港區「東明公宅」拿中央政府內政部營建署補助7.6億,但並未因此顧及整體國家利益,柯文哲歷年來讓建案對面的里民總共加了556隻籤,嚴重打壓北市租屋族的權益也打擊國家的居住正義政策。
最具爭議的抽籤比/倍率 一房型比一房型 在地區里機率% 北漂機率% 相差倍 健康社會住宅 20.61 0.83 24.8 東明社會住宅 24.46 0.68 36 明倫社會住宅 37.4 1.1 34 「關鍵資訊」是什麼?答案就在《招租說明手冊》的抽籤資格中,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排除有房地產的家戶來抽籤,所以用「北北基桃房產限制」來把關。2018年的柯文哲市長推出健康公宅時脫口而出:「要讓在地民眾有利可圖」。
當年總共有8532位國民申請共472戶的健康公宅 [1],台北市分了幾個籤筒,對應不同的身分各有不同的戶數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總有人要買單。
加籤者戶籍僅僅憑藉位於公宅建案所在的「里範圍」之內,甚至距離建案最近也只有幾公尺而已。2018年以來,柯文哲發明了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公宅加籤制度,一路從健康社會住宅(2018年2月22日)、興隆D2社會住宅(2018年9月6日)、洲美社會住宅(2019年4月23日)、青年一期社會住宅(2019年5月23日)、東明社會住宅(2019年10月30日)、明倫社會住宅(2021年1月8日)全部都有。台北市政府歷年來的加籤數據 基地位置 社會住宅名稱 在地區里所有房型加籤數 松山區健康路285號 健康社會住宅 229 文山區興隆路四段105巷31號 興隆D2區社會住宅 69 北投區福美路180號 洲美社會住宅 6 萬華區青年路188號 青年一期社會住宅 96 南港區南港路二段60巷16號 東明社會住宅 79 文山區久康街24巷36號 木柵社會住宅 38 大同區民權西路237之8號4樓至10樓 大橋頭社會住宅 11 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5號 明倫社會住宅 28 小計 556 數據來源:都發局抽籤現場蒐證錄影帶 製表:台北冷芝士 其實只要符合資格,住在建案對面的居民本來就可以抽籤,但是利用特殊方式獲得加籤倍率就是不公不義。「在股票市場,內線交易是很嚴重的罪名。
但是就不曉得說,在政治場域內線交易要算怎麼樣的罪名?」 2021/6/12 台北市長柯文哲 回到那一年的居住正義,2017年在北市松山區健康路上一塊施工已久的工地終於落成,這就是「健康公共住宅」。以防疫的戰爭來做為比較,這場戰爭叫做居住正義,而公宅就是具有政策目的「戰略性物資」,但是柯文哲卻以「你出經費我做莊」的概念請做公關,再加上「政治場域內線交易」讓最沒有急迫需求的居民以高倍率中籤。
各種申請身分中最低的機率就是「北漂」,北漂一房型中籤率竟然不到百分之1,只有0.83%。這樣的簡單概念讓他登上媒體的版面,眾人稱羨大智慧,利用公宅加籤安撫里民一舉解決長期抗議灑冥紙的沉痾,果然是治國如治傷,俠者仁醫也
雖然法國在島上建立據點比英國早了一年,但基本上和英國同時。1690年,英國人斯特朗(John Strong)在航行中考察了福克蘭群島,對群島之間的一條水道命名「福克蘭水道」(Falkland Sound)。
顶: 1踩: 58
评论专区